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六盘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及2023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 2023-02-22 15:08 字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退役军人系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的目标,靶向发力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六盘水市获省政府通报为全省退役军人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地方,市退役军人平安贵州建设工作排名全省第,市退役军人局获平安贵州建设先进集体表彰。现将全市退役军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第一,以党建引领推动创新发展。一是变“内循环”为“内外联动”。坚持开门抓党建,在破解机关党建内循环上下功夫,谋划与退役军人创办企业联合开展党组织活动,探索在首钢水钢、盘江精煤、水矿集团等行业企业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点,集成党建、思想引领、权益维护等工作内容,推动机关党建向系统党建、行业党建延伸。二是变“单线推进”为“双融双促”。杜绝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深化“三课堂”(理论课堂、实践课堂、楷模课堂)党内政治文化品牌建设,以退役军人党员为主体,组建“凉都老兵思政讲师团”启动岁月如歌·老兵口述历史活动;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引导,擦亮“凉都兵先锋”志愿服务品牌。三是变“说教式教育”为“主动式引领”。以党建工作丰富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抓手,“93.8”广播频道开设凉都兵先锋访谈节目,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打造“兵技工”“兵之书”“兵教官”等“兵+X”模式,以先进典型、鲜活事例引领退役军人跟党话、听党走。我市退役军人王兵斌荣获贵州省退役军人志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部分退役军人主动请战参与重庆、遵义山火扑灭工作;贵阳疫情期间,我市退役军人自发组织捐款,购买16吨蔬菜等物资捐赠贵阳市民。

第二,以政治担当维护和谐稳定一是健全防控体系。建立涉稳重点线索预警和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实行班子成员分市区包保督导和接访下访约访制度。二是强化集中整治。实行周调度、旬提示、月通报,建立台账动态销号,对重点人员实行市区县处级领导和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双包联机制妥善化解突出信访案件兜牢民生底线投入45.49万元援助关爱基金资助124名困难退役军人,20万元专项资助100名考取本科的退役军人子女;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援助关爱基金募捐全市获募捐187.17万元。全市退役军人总体稳定可控

第三,以能力提升建强基层基础。一是在夯基固本上下功夫。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工作,完成率96.68,获省级奖励资金9.4万元。深入推进乡级服务站星级创建,六枝特区新窑镇等44个乡级服务站完成创建工作,全市乡级服务站人员在编在岗率从54.6%提升至82.62%二是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创新开展退役军人大回访工作,了解退役军人个性需求,掌握基层服务站履职情况,现已回访9000名退役军人。市县两级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四不两直暗访46次,对发现问题全程跟踪整改,倒逼基层服务站履职尽责。三是在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市县联动开展政策法规周固定视频培训”“老兵开讲啦”“干部上讲堂等工作,全系统开展培训25次,进一步提升系统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第四,以精准服务提升就业创业质效一是推进技能提升行动。联合市总工会启动“兵技工”培育工程,注重市场导向与就业牵引相结合,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三线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推动培养一批有技术、善专研、能创新退役军人“工匠”。今年以来,组织236名退役军人参加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就业技能。组织乡村振兴创业培训班,45名退役军人参训。开展创业导师面对面活动18场,现场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项目、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等指导服务,获国防报、解放军报报道。二是推进阳光安置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员安置任务是推进就业扶持行动。打造线上线下招聘模式,组织专场招聘8场,发布招聘信息40期,实现就业500人;促进132名退役军人到开发区就业,扶持退役军人在开发区创办市场主体15家;全市提供234个事业单位、国企岗位招聘应征入伍大学毕业生,我市112留置看护岗位专项招聘退役军人工作获退役军人部官微报道是推进创业减负行动。为退役军人减免税收121户次309.3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5万元、创业场所租赁补贴36.35万元。发放拥军贷等各类优惠贷款6321.51万元。帮助军创企业畅通市农投公司实体店、百盛超市、黔邮乡情、苏宁易购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核桃油、砂石画等军创产品列入赴中山市推介展销范围。我市退役军人创业扶持三台融合建平台、摆擂台、搭舞台)模式获退役军人部官网报道。

第五,以精准规范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巩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行动成集中迁移保护散葬烈士墓88座,就地维修108座,获中央和省级资金512.5万元;龙桥烈士陵园、仙水坡烈士陵园升级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仙水坡烈士陵园成功升级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二是高质量推进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举办优待证发放启动仪式,对接移动公司、苏宁电器、红旗4S店等社会商家,谋划市级优待目录清单,推动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优待机制三是圆满承办全省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争取省厅将我局作为全省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承办单位,获资金支持96万元。在组织工作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注重将红色文化、三线精神融入疗养活动,充分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得到疗养对象的高度肯定。

第六,以拥军活动承载军民鱼水之情。一是打造“崇军凉都”品牌。联合六盘水军分区、武警六盘水支队开展兵娃进军营、兵娃暑期成长营、老兵重返军营等系列活动,获国防部官网报道二是积极推行崇军活动。慰问驻市部队及六盘水舰70万元物资,解决28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发放10名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8.1万元,军地联合送立功受奖喜报72人次,走访慰问烈属48人次。三是组织返乡迎接活动。开展老兵返乡迎接活动,发出致返乡退役军人的一封信赠送政策礼包,组织社会商家提供红旗车队接送返乡退役军人,红旗车队迎老兵获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靶向发力做好全市退役军人工作。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工作。准确把握退役军人部门政治机关定位,探索推进“赓续三色”(赓续忠诚本色、赓续担当底色、赓续奉献成色)活动,建强党建阵地、丰富联建活动、创新工作载体,将党建工作从机关向行业企业延伸,引导全市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

是全力攻坚信访维稳。压实摸排预警处置化解稳控责任链条,常态开展拉网式排查,紧密联动公安、信访、网信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到情报共享、反应迅速、处置有力。对突出信访问题、重点人员逐人逐案拿措施,千方百计推动矛盾化解,做到北京不去、跨省不窜、省内不聚、网上不炒

三是推进“兵技工”工程。立足本地实际,全力推进“兵技工”培育工程,源头储备、培训赋能、创新创效上下功夫,培育选树一批技术领先、贡献突出、作风扎实的退役军人劳模工匠、技术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打造一批退役军人“工匠场”“创新工作室”,让“兵技工”“兵工匠”在生产一线上发挥更大作用。

是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前置谋划技能培训班次,做到退役、报到、培训有效衔接。运用建档立卡工作成果,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建好就业需求库用工需求库,努力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注重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导师团队作用,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做好退役军人领域保市场主体工作

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用好退役军人红色基因库,持续推进兵先锋访谈”“老兵口述历史等活动,讲好红色故事、英烈故事、退役军人故事以榜样力量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是继续抓好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建档立卡、全员回访等工作,推动形成工作成果,探索推行点单式”“代办式服务模式,提升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保障水平。对全市乡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推行星级管理,提升基层服务保障供给能力,做到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体系建设同步提升。

是认真落实优抚褒扬政策。及时足额兑现抚恤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维护工作,加快推进优待证申领制发,严格落实优待优惠事项,积极推广优待证在各领域的应用,让优待证含金量更高,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

是扎实推动双拥创新发展。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立足军地亟需、双向支持,制定印发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加快推进军供站建设,妥善解决移交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让部队官兵全身心投入训练备战。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情系边海防官兵、情暖现役军人家属等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